.
兒童癌病基金 關愛同行逾三十載
兒童紓緩服務基金
兒童紓緩服務基金

消息活動

消息活動

「賽馬會兒童醫療輔導服務計劃: 2023年亞洲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研討會」

2023年10月03日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兒童癌病基金主辦、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協辦的「賽馬會兒童醫療輔導服務計劃:2023年亞洲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研討會」於 2023 年 8 月 12 日假香港理工大學魯冠球演講廳順利舉行,吸引逾三百名醫護界人士線上及線下出席。

 

兒童醫療輔導服務是解決病童心理需求的重要一環。 以兒童和認可兒童醫療輔導師的人口計算,美國的比例為 1名兒童醫療輔導師比 13,000 名兒童;而香港的比例為 1名兒童醫療輔導師比 115,000 名兒童,情況非常不理想;此亦證明在亞洲地區,這項服務仍未被廣泛認識和重視。為推動兒童醫療輔導在亞洲地區的發展,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兒童癌病基金主辦、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協辦的「賽馬會兒童醫療輔導服務計劃:2023年亞洲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研討會」匯聚全球的兒童醫療專家於 2023 年 8 月 12 日假香港理工大學魯冠球演講廳順利舉行研討會及工作坊,即場分享和探索未來可行的服務模式,增強專業交流,全面提升本港、內地及其他亞洲地區的兒科人員對兒童醫療輔導的認識,共同關注和推動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在亞洲的未來發展。

 

多位官員、醫學界及業界人士應邀出席「賽馬會兒童醫療輔導服務計劃:2023年亞洲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研討會」,包括(左至右):兒童癌病基金會長何國聰先生、特首政策組研究主任田詩蓓博士、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醫生、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健康社區)列浩然先生、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JP、香港理工大學楊曾永儀曾永馨腦神經心理學教授、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及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強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診斷科學及分子遺傳學講座教授及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葉社平教授、兒童癌病基金行政總裁錢靜蘭女士。

 

是次活動吸引逾三百名醫護界人士線上及線下出席。多位官員、醫學界及業界人士應邀出席,包括: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JP、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醫生、特首政策組研究主任田詩蓓博士、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健康社區)列浩然先生、香港理工大學楊曾永儀曾永馨腦神經心理學教授、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及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強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診斷科學及分子遺傳學講座教授及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葉社平教授、兒童癌病基金會長何國聰先生攜手主禮。

 

兒童癌病基金會長何國聰先生表示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在過去數十年,在全球獲得廣泛認可,期望能與其合作夥伴攜手推動這項意義非常的服務,讓更多人了解「兒童醫療輔導」(Child Life)。

 

兒童癌病基金會長何國聰先生致辭時表示: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在過去數十年,在全球獲得廣泛認可。而兒童癌病基金倡導兒童醫療輔導,讓病童從醫療遊戲、角色扮演和減壓練習等多方面得到支援,一方面疏導情緒,另一方面幫助兒童建立應對醫療程序的信心。隨著香港醫療合作夥伴、家長的信心提升,目前對兒童醫療輔導師的需求實際上遠超供應,兒童癌病基金希望與合作夥伴攜手推動這項意義非凡的服務,讓更多人了解「兒童醫療輔導」(Child Life)的重要性。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JP在致辭中指出,多年來政府在促進兒童健康方面不遺餘力。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JP致辭中指出:多年來,政府在促進兒童健康方面不遺餘力。香港兒童醫院與醫院管理局內的其他兒科單位採用傳統和分支模式,以促進提供優質醫療保健行動,這項措施不但覆蓋患癌兒童,其家人亦能受惠,為患者和照顧者提供良好支援環境。

 

兒童癌病基金作為兒童健康服務的先驅,是香港首家採用專業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的非牟利組織,其中包括培訓,並採用了美國兒童醫療輔導的服務標準。基金和醫院管理局在香港兒童醫院、屯門醫院以及聯合醫院推行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的試點項目,由兒童醫療輔導師、協調人員、醫學專家以及多學科團隊跨部門竭力合作,提供全面對策照顧兒童身心靈需要。

 

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醫生致辭時代表醫院管理局對兒童癌病基金多年來支持受癌症影響的兒童和家庭的努力表示感激,讚揚其奉獻和不屈不撓的承諾大大改善無數兒童的生活。

 

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醫生致辭時表示,醫院管理局對兒童癌病基金多年來支持受癌症影響的兒童和家庭的努力表示感激,讚揚其奉獻和不屈不撓的承諾對無數兒童的醫療支援發揮重大影響力。

 

他指出每個兒童都應該得到最好的護理和支持,尤其是在他們與病症抗爭期間。為此,香港的公營醫院在確保年輕患者在整個抗癌旅程中獲得最高水準的心靈輔導和治療;醫院管理局與兒童癌病基金合作,對有需要的兒童和家庭提供高質量、以病人為中心的兒童醫療輔導,協作帶來正面影響,同時也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特首政策組研究主任田詩蓓博士致辭時指出兒童癌病基金舉辦是次研討會,通過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能夠提供一個非常寶貴的機會,促進具策略性和創新的交流,從不同範疇的專家經驗中學習,並將這些洞見納入政策制定過程,旨在計畫、檢驗及促進實行兒童健康的福祉和政策。

 

特首政策組研究主任田詩蓓博士致辭時表示:特首政策組致力於研究和倡議相關的長遠戰略政策,確保兒童不僅僅是存活,而是茁壯成長。作為一個研究單位,特首政策組除了積極參與制定前瞻性政策、提出在國家發展中需要重視的領域外,還需要與專家進行許多議題相關的互動。

 

她指出兒童癌病基金舉辦是次研討會,通過關注兒童醫療輔導的新時代發展,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提供了一個非常寶貴的機會,促進具策略性和創新的交流,從不同範疇的專家經驗中學習,並將這些洞見納入政策制定過程,旨在計畫、檢驗及促進實行兒童健康的福祉和政策,不僅解決當前孩子們面臨的挑戰,還可討論如何為兒童健康未來做好準備。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健康社區) 列浩然先生致辭時指出,信託基金致力支持兒童癌症基金會(CCF),期望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藉此改善兒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促進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的未來發展。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健康社區) 列浩然先生致辭時指出:兒童癌病基金是香港首家引入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的非牟利組織。基於其寶貴的經驗,為了滿足病童的心理需求,香港賽馬會信託基金於2020年支持CCF開展了「賽馬會兒童醫療輔導服務計劃」,旨在為病童在醫院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和支持。通過以醫學為主題的遊戲,病童能了解治療程序和診斷,從而讓他們提升安全感、減輕壓力,進而減少使用鎮靜劑。

 

香港賽馬會信託基金一直致力為病童謀福利。除了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外,信託基金亦支持CCF的兒童紓緩服務。在過去三年中,此計劃已經服務超過18,500名住院兒童,並讓約6,000名父母參與了相關輔導活動。該計劃還培訓了超過400名醫護人員,希望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藉此改善病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促進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的未來發展。未來信託基金將繼續尋找機會改善香港的衛生服務,包括初級保健、醫療服務和並為不同年齡群體層提供「紓緩護理」。

 

兒童癌病基金醫院合作夥伴代表合照(左至右):兒童癌病基金會長何國聰先生、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黃立明醫生、香港兒童醫院兒童血液及腫瘤科主管鄭偉才先生、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醫生、香港兒科護理學院主席,基督教院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護理部主管馬寶琼女士、 兒童癌病基金行政總裁錢靜蘭女士。

 

另外,Ms. Alisha Saavedra, MA, CCLS, President (2023-2024) Association of Child Life Professionals, United States、香港兒童醫院兒童血液及腫瘤科主管鄭偉才醫生、屯門醫院副院長及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李澤荷醫生,香港兒科護理學院主席及基督教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護理部主管馬寶琼女士、兒童癌病基金專業服務副經理認可兒童醫療輔導師馬嘉敏女士,亦到場分享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及本地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的服務現況,盼為病童和其家庭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活動亦有幸邀請到海外兒童醫療輔導專家 Mr. Eugene Johnson (左三)和 Ms. Stephanie Hopkinson (右三)到現場進行兒童輔導個案分享及介紹。

 

(由左至右)李志光教授、張曉波女士、諸紀華女士、李冠葳女士、Dr.Angelita Sievert-Fernandez CCLS,在活動中進行專家小組討論,分享不同地區如何以互動方式體驗兒童醫療輔導師的日常工作和專業技能。

 

活動更邀請來自不同地區的醫護專家和社會工作者,進行個案分享及介紹,包括: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張曉波女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主任護師諸紀華女士、臺北馬偕兒童醫院認可兒童醫療輔導師李冠葳女士及Dr.Angelita Sievert-Fernandez CCLS, Executive Director, Kythe Foundation,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研究教授李志光教授主持的專家小組討論。研討會更設有兒童醫療輔導工作坊,以互動方式體驗兒童醫療輔導師的日常工作和專業技能。

 

研討會同時提供童醫療輔導工作坊,讓來賓和與會者透過互動方式體驗兒童醫療輔導師的日常工作和專業技能。

 

兒童癌病基金一直致力推動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的發展。過去二十年來在香港取得醫護人員、病童及家長的認同和支持。基金相信兒童醫療輔導服務能夠確切解決病童的心靈需要,協助病童面對因治療所帶來的挑戰。是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更為亞洲地區兒童醫療輔導服務打下日後良好發展的根基,通過促進亞洲地區交流和專業合作,廣泛兒童醫療輔導師的人才培訓,讓更多的病童得到協助。

 

專業兒童醫療輔導師全球6,000位 亞洲區僅佔1.4%

根據美國Association of Child Life Professionals (ACLP) 在 2023 年 4 月的最新統計,全球的認可兒童醫療輔導師人數超過 6,000 人,但在亞洲所有國家及地區有此專業資格的加起來僅有 95 人,其中只有 9 人在香港執業。同時,兒童醫療輔導專業人員協會於2020年的調查顯示,超過30%的患癌病童和其父母可能會患上臨床兒科醫療創傷壓力 (Paediatric Medical Traumatic Stress);病童的兄弟姊妹中更有超過80%有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為減輕病童接受治療時因身體不適及情緒不安導致的長遠負面影響和紓緩家屬的壓力,兒童醫療輔導服務顯得至關重要。

 

兒科病房中的超人 兒童醫療輔導師成重要的陪伴者

服務的兒童醫療輔導師遂成為兒科病房中的「超人」,扮演著關鍵的陪伴者角色。兒童醫療輔導師了解病童所面對的治療程序、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仔細顧及病童的需要,對於兒童病患和其家庭的心理支持至關重要。他們不僅具備醫學知識,還具備心理學和輔導技巧,能夠幫助兒童應對病痛、壓力和情緒困擾。同時,為病童帶來支持和力量,陪伴孩子跨越困難和挑戰。

 

這些輔導師亦成為醫護、家庭和病童之間的重要橋樑,他們的工作包括與兒童和其家庭建立信任關係,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擔憂,提供情緒支持和心理教育。兒童醫療輔導師將通過遊戲、藝術、故事和其他創意活動,為兒童提供一個安全、正面的空間。

 

兒童醫療輔導師在亞洲地區嚴重不足 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對於亞洲地區兒童醫療輔導師認識和重視程度仍有待提高,在缺乏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的情況下,兒童有機會因不了解治療過程而心生畏懼,從而增加治療的成效和難度,甚至對病童及其家庭造成巨大心理和情緒負擔。為讓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在亞洲地區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作為一個推動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發展的機構,兒童癌病基金將繼續與相關機構合作,推動兒童醫療輔導師的培訓和專業發展,促進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在亞洲地區的發展,確保病童在治療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支援和照顧。

 

研討會聯同工作坊分享各地最佳成果

在研討會期間,與會者分享了各地的最佳實踐和成功案例,這些案例展示了兒童醫療輔導師在兒科病房中所取得的積極成果,又特設5個工作坊包括:「創意醫療手工在兒科醫療環境中的作用」、「玩髒髒的力量」、「兒童醫療輔導師在病童生命晚期關顧服務中所扮演的角色」、「支持孩子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及「賦予病童力量:利用沉浸式現實進行兒科放療準備」,透過活動強調了跨學科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包括醫生、護士、社會工作者和教育專業人士等,如何共同為病兒童及家屬提供綜合的醫療和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