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辅导服务
以下的建议供各位参考:
- 安抚子女:透过一些简单的身体接触,安抚他们,稳定他们的情绪,例如轻抚背部,握着孩子的手,以示支持。对较年幼的孩子,可轻轻搂抱,播放柔和的音乐或儿歌。
- 给予时间:孩子需要时间,从创伤的经歷中復原。可以的话,儘量编排时间,分隔各种艰辛及引起恐惧的疗程。
- 转移视缐:分散孩子注意力,別常把焦点放在患病相关的事情上。安排其他活动,以减轻紧张的心情,让孩子放松。
- 提供宣洩的渠道: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让他们在游戏中宣洩情绪,可把心中抑压的愤怒及惊慌表达出来,达到纾缓情绪的效果。
- 鼓励诉心声:给孩子机会诉说自己的经歷、看法和感受,试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鼓励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及成功感,引导他们在过程中发掘积极的信念。
- 寻求专业辅导:如有困难或疑问,可向家庭辅导社工和儿童医疗辅导师寻求专业意见。
为什么不能?我们相信:
- 癌症是疾病的一种。
- 小朋友观察力强,虽然家长察觉不到,他们是可以推测出了毛病的。
- 孩子若得不到正确讲解,就会胡思乱想;情绪若无适当引导,孩子可能产生负面反应,例如「患癌是一种惩罚,因为自己犯错」、「癌症是传染病,所以不应与其他人接触。」、「癌症无药可医」……等。
- 小朋友在他们信任的人支持和鼓励下,能够接受患病的事实,适应及积极面对它。
- 若家长绝口不提,更可能令孩子觉得癌症是不可告人的。他们心里有很多想法,如果他们埋藏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心理的伤害可能更大。
- 免得孩子胡乱揣测:儘管家人不告知,孩子也会因为住院接受各种检查及治疗而心有疑虑;有些孩子甚至会揣测自己的病况。由于孩子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有限,沒有适当的引导,他们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惧。
- 引导孩子合作,配合治疗:疗程需要一段时间,可能会引致不舒服和痛楚,孩子自然抗拒。故此,孩子越瞭解自己的病情及治疗作用,不适的感觉就会越轻。
- 建立孩子的信任和安全感:对孩子来说,医院是个陌生的地方,他们被迫在治疗期间接触许多陌生人,并会因此缺乏安全感。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瞭解和适应疗程,他们就会明白自己不是孤军作战。
家庭辅导服务由资深及专业的社工提供,透过他们的接触,评估家庭因孩子患病而出现的困难,及家庭可以应付的能力,从而作出相应的协助。负责社工会深入接触家庭,全面了解其知识及资源、心理情绪、家庭经济、社交支援等各方面的情况,协助家庭应付孩子患病的过程,并按家庭的步伐作出帮助及回应。
家庭里的不同成员也会因为孩子患病,承受巨大压力而出现关系上的问题或困扰。家庭辅导服务会协助家中不同成员明白过程中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让家人更团结、更具力量。
你可以透过电话热缐2319 1122与我们联络。我们的家庭辅导员会与你预约面谈时间,可以按你的需要,到医院或我们的服务中心见面。孩子的病突如其来,一下子打乱整个家庭的生活,我们十分希望能与你同行,并分享其他家庭的经验。
- 谁人负责?父母当然是最佳人选,也可以考虑找小朋友亲近的人或是主诊医生,告诉孩子他自己的病况。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发问。
- 何时适合谈话?家长要看子女和自己的情绪状态,决定何时与孩子讲解病情及疗程。在医生断症后,家长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儘早向孩子解释他的病况。
- 告诉孩子什么?协助孩子明白病况,是一个延续的过程。首次告诉孩子有关病况时,家长应对孩子坦白,解说清楚,以适合孩子年龄的方式讲解。鼓励孩子发问,留意孩子关注的问题。明确地告诉孩子,医护人员会努力为他们安排适当的治疗,家人亦会陪伴他们,一起面对疗程。同时,要告诉孩子,他们患病及接受治疗,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事,得到惩罚。
父母很多时不忍心管教,担心增加病童的压力和不安。另一方面,父母又担心病童变本加厉,愈来愈难控制。其实,父母应找出病童发脾气的原因,是药物引起的反应,还是病童的性格、父母的管教方式。父母应让病童宣洩情绪和感受,冷静下来,听孩子诉说内心感受和恐惧,并帮助他们消除误解。父母可与社工、儿童医疗辅导师商讨一些较适切的管教方法;家长应教导孩子如何控制情绪。
由于癌症的治疗期一般很长,孩子往往要停学一段较长的时间,加上小部份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后遗症,如记忆力或认知能力受影响,復课初期或会有一些适应困难。家长可在復课前与医生商量,是否需要为孩子安排评估,判断他们的学习能力,可否应付学校课程。先与学校联络,讨论復课安排,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孩子逐步适应校园生活。最重要的是尽量提供成功的经验,帮助孩子发展。
很多父母设法保护子女的祖父母,隐瞒病情,担心他们情绪上接受不来,那是人之常情。但另一方面,家中的长辈也许宁愿儘早知道事实,为孙儿做点事。当父母自己情绪稍为平静后,就是告诉长辈孩子病情的时候,或是逐步透露。说与不说,父母总是有选择权。
家里有小孩患上癌病,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牵涉其中及受到影响。病童的兄弟姊妹因病童的病患和治疗而害怕、难过,甚至内疚;他们因目睹父母的痛苦哀伤而焦虑;兄弟姊妹也会因日常生活习惯转变,或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而愤怒和嫉妒;兄弟姊妹意识到癌症的风险及死亡的威胁,同样会感到沮丧及悲伤。
家长疲于奔命照顾病童,调整生活上的转变,身心疲惫的父母往往较难察觉病童兄弟姊妹的情绪反应,又或会假设他们明白自己的感受。
同样地,兄弟姊妹亦会爱父母,不希望自己成为父母的额外负担,就不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果父母及兄弟姊妹未能有效处理情绪,就会对他们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个人身心发展和社交关系有负面影响。
引导病童的兄弟姊妹合力抗癌,家长首先应建立开放坦诚的环境,鼓励他们发问。家长可以问子女,「你知道癌症是甚么吗?」或「你认为是甚么原因引发癌症?」。如果家长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稍后向有关人士查询。
第二,家长应向子女解释癌症为家庭及各成员带来的变化,给他们机会直接表达想法和需要。家长可以向子女表达,例如:「怎样才能让你明白,我是同样重视及在乎你的?」、「在面对众多挑战及困难的时候,你需要甚么呢?」或「我怎样帮你呢?」。分享自己的感受,鼓励兄弟姊妹表达自己的感觉,结合全家的力量迎接挑战。例如:「我听到、感受到你的痛苦……」、「你的声音充满恐惧,我也是一样……」或「我带妹妹到医院接受化疗时,时常挂念你。你呢?」。
第三,在治疗期间,病童的兄弟姊妹往往被他人定格为「某某的姐姐或某某的弟弟」,他们很容易觉得自己沒有身份、不受尊重。家长可提醒亲友,在接触他们的时候,先向他们问好,随后才问病童的情况。
第四,家长应儘量让病童的兄弟姊妹维持日常生活作息,保证他们继续和朋友交往。家长宜每日抽时间了解其他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时候,父母会期望较年长的孩子在病童治疗期间负起部份成年人的责任,这样可能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所以建议家长应儘量找家人或亲友帮忙,分担家务。
总括来说,聆听病童兄弟姊妹的心声,给他们机会参与疗程,他们便会感受到自己有家人疼爱和尊重。即使父母沒有太多的时间陪伴他们,他们仍能与父母保持亲密关系,增强自信、提高责任感。
如果父母发现病童的兄弟姊妹情绪低落、性情暴躁、难以集中精神、食慾减退、有噩梦、失眠、沒有兴趣参加活动,那么家长应找社工或心理学家评估和帮助。